当前位置: 加热墙 >> 加热墙资源 >> 鲜食西红柿口感不佳的原因及对策
栽培管理措施不当易导致鲜食番茄果味过酸、果皮坚韧、果肉僵硬,通过选择优良品种、平衡施肥、调节温湿度等措施,可有效缓解鲜食番茄口感不佳的现象。
01果味过酸
1、发生原因
品种和环境是导致番茄味道过酸的主要因素。
有时尽管果实含糖量很高,但酸味依然浓郁,这是由于栽培环境不佳导致酸味物质积累过多造成的。
栽培环境不佳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过低;植株缺钙;设施内长期不通风,空气湿度大;夏季昼夜高温,影响糖分积累等。
2、解决措施
①选择优良品种
选择优良品种是保障鲜食番茄口感的首要条件,可以选择黛安娜(口感优质、品质极佳、耐运输),京采6号和京番(品质佳、口感好、抗性强、丰产),TI-08W和粉如意番茄(果型中等、整齐度好、坐果率高、抗病性强、口感好)等优质品种,再配合适宜的控旺提质管理技术,可生产出优质的鲜食番茄。
②科学施肥
平衡施肥实践证明,增施优质腐熟鸡粪可使番茄表皮鲜亮;增施优质腐熟牛粪能够提高番茄甜度;应用玉米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能够改良设施生态环境,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番茄品质。
果实发育期适当补充磷酸二氢钾和中微量元素肥,对增加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提高糖酸比很有益处;生长期适当补充氨基酸、腐植酸、海藻素、微生物菌剂、高活性物质等,对增加植株整体营养水平,提高长势,膨大果实、提高内含物质,增加风味和糖酸比很有益处。
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适当补充一些螯合钙、海藻氨基酸钙、腐植酸钙等营养物质,对增糖着色、提高保鲜度等有明显效果。
结果期在番茄根部定期冲施环保酵素,每次每亩冲施25公斤,每隔7-10天冲施1次,连续冲施2-3次,可以明显提高番茄甜度。
环保酵素制作方法:将红糖或者蜜糖、整理蔬菜植株时摘下的鲜嫩枝叶或各种残留的鲜果菜皮、水,按照1∶3∶10的质量比混合,置于密封罐内,在常温10-30℃条件下遮阴发酵3个月,第1个月需每天开盖放气并顺时针搅拌1次,3个月后遮阴保存备用。
③调节适宜温度
依据番茄生长发育特性,结果期拉大昼夜温差,晴天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10-15℃为宜。
白天适宜高温有利于光合作用,促进果实积累糖分;夜间适宜低温有利于降低呼吸消耗,防止植株徒长,减少有机物损耗,促进糖分更多积累。
有机肥缓慢分解会产生大量CO2,夜间温室内CO2浓度可达0.17%-0.20%。晴天上午当温室内CO2浓度达到0.12%时,可将室温提高至35℃,有利于同化作用。
④加强通风
番茄结果期加强通风管理,温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45%-50%,有利于果实表皮鲜亮、风味变佳。
⑤增加光照
番茄是喜光照作物,生长期要加强光照强度和时间,有助于光合作物合成更多可溶性固形物和糖类,增加糖酸比。
冬春季可以通过增大棚面角度(冬用型大棚底角30°以上,天角20°以上;春用型底角20°以上,天角14°-15°为宜。)、选用无滴膜、保持棚膜的透光性、利用反射光(地面铺盖反光膜,在后墙面挂反光膜,将内墙面和立柱表面涂成白色。)、适时揭盖草苫尽量多采光、人工补光、利用沼气(点燃沼气灯、灶)增光增温、使用光肥仪增光等措施增加光照。
⑥施用二氧化碳气肥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棚内二氧化碳消耗减少,会影响光合效率,可通过额外增施二氧化碳措施,来提高光合效率,增加糖分合成,另外,二氧化碳浓度高了还能抑制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增加糖类积累。
增施有机肥,有机肥被微生物分解利用产生营养物质,释放二氧化碳;
化学方法,用工业硫酸与碳酸盐(主要是碳酸氢铵)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通风换气,在室内温度条件允许或室温较高时进行通风,可迅速增加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同时可调节气温、排湿。
直接施用,施用固体二氧化碳气肥,该肥为褐色扁圆形颗粒或液体二氧化碳气肥,该肥是装在高压钢瓶内,放出气体可直接补充到棚室内。
施用二氧化碳发生器,以煤球为原料,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其他物质,经过滤清除,输人棚室。
⑦水分管理
番茄果实的糖分和有机酸含量对番茄果实品质具有重要影响,番茄果实的糖酸比最终影响消费者的感官。
齐红岩等()研究表明,通过亏缺灌溉可以使樱桃番茄红玉的糖酸比由23.16提高至25.47,使大果型番茄辽园多丽的糖酸比由16.提高至19.,提高了番茄果实的品质及口感,而且水分亏缺越严重,效果越明显。因此,提高糖酸比是提高鲜食番茄口感的有效途径。
亏缺灌溉主要有两种方法:
(1)根据植株形态判断灌水
结果期总体掌握番茄植株晴天中午轻度萎蔫,傍晚恢复正常,生长点细弱,但生长不能停滞,参照此指标进行适量浇水(张桂凡和崔兰舫,)。
(2)利用仪器判断灌水
利用远程环境监测系统农用通测量空气温度、湿度、CO2浓度,土壤温度、含水量,光照强度等,连接网络后可用手机或电脑接收数据。
当土壤含水量为15%-17%,介于土壤黄墒(土壤含水量12%-15%)、褐墒(土壤含水量15%-20%)之间时及时灌水。
灌水时依据气温高低,每次滴灌时长控制在30-60分钟,土壤含水量达到22%左右时停止灌水。但是栽培中亏缺灌溉措施要适度,以防造成严重减产。
02果皮坚韧
有些番茄品种会出现果皮异常坚韧,如同咀嚼塑料,口感不好,导致其逐渐被淘汰。
1、发生原因
主要原因是控旺提质管理过程中过度控制浇水,控制浇水方法不当,比如番茄生长前期控水、干旱,果实膨不大,转色期水又浇多了,就容易导致裂果,损失更严重。
2、解决措施
番茄结果期均衡浇水是防止果皮坚韧的有效措施,可参考上面亏缺灌溉的方法。番茄坐果后进行整穗套纸袋处理也可有效防止果皮坚韧。
03果肉僵硬
番茄僵果又称小豆果或小粒果,是番茄一种常见的生理病害。主要是指果实坐住后,基本不发育,小如豆粒,大如拇指,僵化无籽或有少量种子的老小果实,硬度大,无利用价值。
1、发生原因
①苗期管理不善,花芽分化不好,形成瘦弱的花、短柱头花导致落花落果或形成僵果、小果。
②花期温度过高或过低,受精不良,致使种子与果肉胶状物形成受阻,果膨大所需的养分供应不上,膨大速度缓慢。
③定植缓苗后,第一次水、肥浇得过早或氮肥使用过多或劣质化肥中含有激素成分造成番茄植株茎叶“疯长”,植株营养生长过盛,生殖生长受到抑制;
或果实生长期磷肥施用过多,导致钾肥吸收障碍,出现僵果。
或第一次水、肥浇得过晚,营养生长过弱,虽第一穗果实能正常坐果和生长,但第二、三穗果实的发育由于植株营养不足容易形成僵果。笫四、五穗果形成僵果的,大多是由于第1-3层果实发育集中,导致四、五层果实发育营养不足形成的。
④番茄在果实膨大初期,坐果后膨果期遇连续阴天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造成生长停滞产生僵果;或者水肥供应不足和高温干旱也易形成僵果。
⑤激素使用不当。
⑥花序上每朵花营养分配不均,致个别花得不到充足营养,本应落掉,但由于使用了生长素,阻碍了花梗离层的形成,未能落掉,但又营养不足,不能使此果正常膨大,不落也不长,处于“逗”“僵”状态,这类果多发生在外界条件不良的第一穗花序开始及每穗花序的前端。
⑦幼果时期锈螨危害产生僵果。
⑧品种间出现僵果的差异很大,花序大而乱,不耐低温、弱光的品种易形成僵果。上茬作物打生长延缓剂过重,抑制果皮细胞的分裂形成僵果。幼果时期打铜制剂过重,抑制幼果的生长产生僵果。
⑨重茬连作严重,施肥不合理,导致土壤中养分失衡,部分中、微量元素匮乏或者其它原因导致生理功能紊乱,致使种子与果肉胶状物形成受阻,果实膨大所需的养分供应不上,膨大速度缓慢导致僵果。
2、解决措施
①合理安排茬口
依据当地气候条件和设施标准,合理安排设施鲜食番茄生产茬口。
②做好温湿度和光照管理
定植后棚内温度可适当提高,以促进缓苗,白天温度保持25℃-30℃,夜间14℃-18℃;缓苗期白天25℃-28℃,夜间14℃-16℃;生长前期白天20℃-25℃,夜间12℃-14℃;生长中后期白天25℃-28℃,夜间14℃-16℃。
定植前期(冬春季)外界温度较低,光照时间少,光照强度比较弱,可采取一些增温保温补光等措施增加棚内温度和光照。
生长后期外界温度高,且风多风大,通风降温要防止大风把塑料薄膜吹坏,以放顶风为主,必要时开底风口,且风口要背对风向。
通过地面覆盖、暗灌、通风、浇水等措施调控空气和土壤湿度,缓苗期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土壤相对湿度为65%-75%,开花坐果期空气湿度50%-60%,坐果期土壤相对湿度为75%-85%。
增温补光措施:
增温:棚内、外围草苫、增施增温剂、火炉加温、明火加热、火盆加温、酿热加温(利用马粪、牛粪、米糠、树叶、稻草、麦秸等酿热物,加入适量的水,使其微生物繁殖分解,发酵生热,提高地温。酿热物的厚度一般在20-80cm,含水量以70%左右为宜。)、电热(电炉、电暖器、电热线等)加温、水暖加温、蒸汽加温、暖风加温、太阳能贮热系统加温、燃油热风机加热系统加温、大灯泡加温等。
增光:参照上文
保温:半地下室式建棚、大棚后建挡风屏、增厚后墙、大棚周围增设防寒沟、采用多层覆盖、及时修补棚膜等。
农业措施:起垄高畦覆地膜栽培;采用单干整枝,随时去除侧枝,摘除下部老叶黄叶,以保证田间通风透光。无限生长型品种根据栽培需要,留足果穗后在最上果穗开花时,留2-3片叶摘心。第一果穗绿熟后期,其下留一到两片叶,其余摘除,促进下部通风、透光。
③做好施肥浇水管理(参照上文)
④利用熊蜂授粉技术,提高番茄授粉受精质量,提高坐果率,改善番茄果形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其商品性。
⑤注意选择优良品种,要选用耐低温、弱光的品种;冬季生产要根据日光温室的保温条件,适时定植,合理密植,及时疏花疏果;注意防治锈螨危害,幼果时期不要乱用铜制剂。